Department: Perpetuator
Language: Mandarin
Start on: Jun 14, 2023
Status: Finished
Author: Jiaqi Feng
Data Analysis: Jiaqi Feng
Review: Jenny Gao
或许有时,作为在美亚裔,你感觉自己正承受着他人无法理解的心理困扰。身边稀少的黄色面孔,美国主流文化的包围,时有的偏见和歧视等因素,都增加了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本文将以少数群体压力模型为理论框架,讨论亚裔作为模范少数族裔所面临的独特压力来源,以及基于学术研究结果上的一些有效应对方式。
什么是少数群体压力?
少数群体压力模型(Minority Stress Model)是在社科领域的一个帮助人们理解受压迫少数群体的生活经历及其影响的理论框架。最初由研究性少数群体的学者提出(Myer, 2003),后来也被逐渐开始运用于对于种族及文化少数群体的研究上。根据这个理论,由于现如今被特定主流文化和群体所决定的社会结构的存在,少数群体会以受偏见或歧视等方式经历更多的特属于少数群体的压力,遭受基于他们性取向、性别、种族、身体残疾等方面的额外压力。因此,与多数群体成员相比,受到更多压迫的少数群体成员更容易有更加糟糕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而这也造成了更大的健康差异(Caraballo, 2019)。在过往学术研究中,感知到的种族歧视与更多的心理痛苦、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药物使用等心理障碍相关联(Chou et al., 2012),这为少数群体带来了更多心理健康层面的挑战与困难。
亚裔:作为模范少数族裔的高压力
除了和其他少数群体共同经历的歧视与偏见,在美亚裔还面临着另一层特殊的压力——作为模范少数族裔(Model Minority)的预期。美国主流文化往往将亚裔描绘成极度努力、聪明、富有、顺从的群体,比如将亚裔刻画为成功的商人、聪明勤奋的全A学生、努力工作且听老板话的码农等。这样的刻板印象不仅忽视了在美亚裔作为一个拥有不同民族、经济状况、文化背景的多元化群体,更造成了许多亚裔的额外心理负担。当他们发现自己无法变成刻板印象中所描述的某种模范一样的高成就人群时,往往会认为自己失去了价值。
相信我们都或多或少地体验或听说过类似的经历:
父母、同学和老师都期待我们在学业上取得卓越的表现,尤其是数学、物理等理科学科,但维持“学霸”的人设让我们常常觉得如履薄冰,生怕某个一不小心拿到的B或错失的竞赛奖项会让身边的人无比失望;美国的主流文化强调自信和为自己发声,但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念又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避免成为“墙头草”;身边的白人朋友并不能理解自己,为什么我们会深受家庭观念和集体观念的影响,愿意更多地让父母长辈影响自己关于职业发展、个人婚恋等方面的决定;在学校或职场遇到微型攻击、难以融入受欢迎的社交圈等……这些经历都为亚裔创造了独特的压力来源,让本就倾向于尽善尽美、成为模范的我们变成了内心充满矛盾与冲突的综合体。
在一项针对1.5代及2代亚裔移民年轻人的定性研究中,研究人员们发现了以下几种影响着参与者心理健康的普遍压力来源,如:达到父母对于自己高学术成就的心理预期,平衡两种不同文化的困难,对家庭的强调所带来的家庭义务,以及由于种族或文化背景而引发的歧视和孤立。同时,亚裔文化中有时还存在着不将心理问题当作问题的文化规范(如常见的:“哪有那么多的心理疾病?你是不是太闲了或者太矫情?”),因此寻求专业心理帮助这一行为被污名化,而这也使得许多亚裔在需要时也不愿及时寻求心理帮助(Lee et al., 2009),造成心理状况的恶化。
应对少数群体压力的策略
另一项最近的研究证明了少数群体压力模型的确能有效运用在亚裔美国人的背景中。更重要的是,这项研究分析了两种不良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及心理困扰的影响:内在化(Internalization)和分离化(Detachment)。内在化是指把受歧视的经历归咎与自己的过程。比如在被嘲笑亚裔运动不好之后,责怪自己身体瘦弱,没有锻炼的习惯。而分离化是指把自己与被歧视的经历拉开距离,不去处理问题或寻求社交支持,比如不和家人朋友讲述自己在学校被歧视的事情,当下没有反应,之后也不主动提起或试图解决。通过对297位亚裔美国人的调研,研究人员发现多种种族歧视相关压力源,包括种族歧视,被拒绝的预期,内化的种族主义,这些因素均与更加糟糕的心理健康相关;同时,不良的应对策略,如内在化和分离化也与更加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相关(Lei et al., 2022)。这项研究不仅说明了少数群体压力模型在亚裔美国人上的适用性,同时也提醒着我们:如何应对和处理被歧视的经历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也至关重要。
新冠的存在加剧了反亚裔仇恨及偏见,而一项疫情期间的研究表明了具有一定特点的亚裔美国人及太平洋岛民(Asian American and Pacific Islanders,简称AAPIs)却能在经历新冠相关的种族歧视过后产生压力相关的成长(Stress-related growth)。在326名参与者中,那些有更多心理韧性(Resilience),即面对困境的适应性,和更好应对措施的参与者更有可能通过此经历促进压力相关的成长(Litam,2021)。或许在日常中培养自己的心理韧性可以在之后遇到歧视和挑战时帮助我们更好的去应对。心理韧性使我们将不公或失败看作是自己成长的机会,通过控制我们所可掌控的方面,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让我们从困境和压力中逆风翻盘。比如,当同事因你的亚裔身份而质疑你的能力,在背后说三道四时,具有强大心理韧性的人不会因此一蹶不振,反而会努力保持高效的工作,把它当作一次证明自己能力和锻炼自己良好心态的机会,在日后的工作表现上用实力击溃他人的偏见。
同时,比起没有寻求过心理健康服务的参与者,那些在疫情期间寻求过心理健康服务的参与者们虽然经历了更多的歧视,但他们也有着更强的心理韧性、应对措施、和更多的压力相关的成长。这有可能是因为在心理治疗期间所学到的认知层面的应对方法帮助了他们减轻种族歧视带来的不良影响,并进一步促进了压力相关的成长(Litam,2021)。这项研究启示我们及时寻求心理治疗,寻求专业帮助对缓解种族歧视相关压力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此外,民族身份(Ethnic identity)也在这项研究中被证明与压力相关的成长正相关。这也说明了对于自己社会身份有更强烈认知和归属感的个体或许更容易采用有效的应对方法,在遇到歧视时保护他们整体的自我概念不受到过多的伤害(Litam,2021)。在另一项针对性取向相关的少数群体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同性恋与双性恋青少年参与者中,那些采用与他们特定身份相关的策略(如参加LGBT组织或社团)来应对少数群体压力的青少年更有可能有更好的心理社会调整以及更高的学业完成度(Toomey,2018)。这些发现或许代表着加强自己与所属少数群体的认知及连结可能在应对少数群体压力方面有一定帮助,鼓励我们多多参与亚裔或少数群体相关的团体或社交活动,从可以与我们共情并提供支持与帮助的人们那里获得力量。
受害者或行动者?
在最初提出少数群体压力模型的论文中,Myers对于少数群体在学术研究中的刻画进行了一段引人思考的讨论。当我们以少数群体压力的角度来讨论问题时,看似是在接受少数群体以被动的受害者的身份出现,不能反映出少数群体所有的心理韧性以及能动性。因此,一些学者呼吁研究人员也应强调少数群体在面对不公或与社会互动时所拥有的力量,更多地将他们当作有韧性的行动者(Resilient actors)。然而,Myers指出,虽然这种观点符合西方及美国社会的价值观,也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它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如果所有的少数群体都被认为会自主采用有效的应对策略,那未能有效应对压力的成员将被认为是个人层面的失败,从而逐渐忽略了社会结构的失败对少数群体产生的外在压力(Myers, 2003)。因此,我们应以辩证地角度看待少数群体的身份及含义,对自己及少数社群成员抱有同样的同理心,在不过多责备自己的基础上,通过培养心理韧性或寻求专业帮助等健康的方式应对少数群体压力。
References:
Caraballo, J.-E. (2020, June 1). Understanding the minority stress model. Talkspace.
https://www.talkspace.com/blog/minority-stress-model/
Chou, T., Asnaani, A., & Hofmann, S. G. (2012). Perception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
and psychopathology across three U.S. ethnic minority groups.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18(1), 74–81. https://doi.org/10.1037/a0025432
Lee, S., Juon, HS., Martinez, G. et al. Model Minority at Risk: Expressed Needs of Mental
Health by Asian American Young Adults. J Community Health 34, 144–152 (2009).
https://doi.org/10.1007/s10900-008-9137-1
Lei, N., Velez, B. L., Seoud, J. M., & Motulsky, W. N. (2022). A Test of Minority Stress Theory
With Asian Americans.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50(7), 1009-1038.
Litam, S. D. A., Oh, S., & Chang, C. (2021). Resilience and Coping as Moderators of
Stress-Related Growth in Asians and AAPIs During COVID-19. Professional Counselor,
11(2), 248-266.
Meyer, I. H. (2003). Prejudice, social stress, and mental health in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populations: Conceptual issues and research eviden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9(5),
674–697.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129.5.674
Toomey, R. B., Ryan, C., Diaz, R. M., & Russell, S. T. (2018). Coping with sexual
orientation–related minority stress.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65(4), 484-500.
5900 Balcones Drive STE 100, AUSTIN, TX, 78731
Copyright © 2022-2024 CNPAF - All Rights Reserved
We use cookies to analyze website traffic and optimize your website experience. By accepting our use of cookies, your data will be aggregated with all other user data.